- 校园
- 职场
- 考试
- 专题
中安在线、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,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教育集团龙川小学“龙驹楼”“凤声楼”楼宇名称正式被采用为合柴1972国家级4A景区道路命名,成为安徽首个将校园文化符号融入城市文旅地标的教育实践。这场校地联动的创新尝试,不仅让工业遗址焕发教育新韵,更探索出“景区即课堂、文化共生长”的协同育人新模式。
楼宇命名的路牌
文化破圈:校园精神升格城市记忆
在合柴1972景区梧桐掩映的主干道上,“龙驹路”“凤声路”的路牌已赫然矗立。据校方解读,“龙驹”取自龙马精神,喻示学子昂扬向上的生命姿态;“凤声”化用“雏凤清于老凤声”典故,寓意教育薪火相传。这一命名突破传统校园文化边界,将教学空间与工业遗址形成文化共振,使“景区里的博雅学堂”定位转化为可感知的城市文化坐标。
“龙驹楼”楼宇
“凤声楼”楼宇
多维实践:校景资源催生育人生态
依托景区艺术资源,校地联合推出系列创新项目。美育共创:通过“小小策展人“计划,学生将课堂所学融入景区展览体系,其“蒲公英飞呀飞”绘画展与安徽艺术学院教学成果展同台呈现,构建持续性美育实践平台;心育融合:世界精神卫生日期间,双方打造“寻回自我”主题活动,以艺术展共鸣、绘本共读、情绪游戏、“心灵漫画”创作四维模式,构建沉浸式心理健康教育场景;生态教育:“筑巢迎鸟”跨学科项目中,学生设计的创意鸟巢点缀工业遗址,实现生态认知与工业美学的创新结合。目前,校方正与合柴筹备美术展,计划将学生创作的艺术作品纳入景区常设展陈,打造可持续的校地美育合作平台。
生态教育:筑巢迎鸟
实地观摩现代展陈设计理念
沉浸式心理健康教育场景
协同育人:书写文旅教育融合样本
“从道路命名到课程共生,我们践行‘校即景、景即课’的教育理念。”龙川小学执行校长欧阳婷婷表示,未来将以合柴景区为依托构建“美育课程生态圈”,开发研学课程、共建艺术空间,让每个生命在城市与自然的互动中找到成长韵律。这场校地协同创新实验,正在锻造文旅资源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的“合肥范式”。(张秀明)
龙川小学与合柴1972联合开展寻回自我心理健康主题活动
①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,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,如中安在线、中安在线教育等。
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,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,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
中安在线(中安教育网)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