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开放大学:教育赋能帮扶村干部转作风、推进帮扶村治理焕新风

您当前的位置 : 教育 > 安徽校园 > 普通高校   时间:2025-07-23 16:34   收藏   打印

时间:2025-07-23 16:34  

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安徽开放大学以“转作风、树新风”为抓手,通过教育赋能推进帮扶村干部转作风,破解帮扶村基层治理难题,形成“志智双扶、党建引领、数智赋能”的帮扶模式,推动帮扶村从“被动应对”转向“主动治理”。

  统筹谋划强根基,志智双扶转作风

  校党委将学习教育融入定点帮扶全流程,专题研究2025年度帮扶计划、听取帮扶工作汇报,领导班子常态化走访调研,对驻村干部开展帮扶工作提出要求。秉持“教育志智双扶”理念,构建“学历筑基+非学历提能”模式:开展学历提升行动,资助 21 名帮扶村村干部参加开放教育本专科学习,提升干部队伍治理素养,推动基层干部其从“经验型”向“知识型”转变。支持帮扶村举办乡村振兴培训班、农业技术讲座、乡村教师专题培训等,农业与医疗卫生学院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赴原墙镇刘庙村开展“农业种植技术暨健康宣教”讲座,助力推进农业种养殖技术,提升乡村健康管理水平。通过教育赋能,帮扶村干部主动担当意识、为民办事服务能力等显著增强,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持续注入“原动力”。

1.jpg

  党建引领筑堡垒,联学联建树新风

  指导驻村干部制定村级党建提升行动方案,开展党组织建设专项行动,协调学校机关党总支招生科研党支部、信息技术党支部与帮扶村开展联学联建,助力帮扶村干部转作风、树新风。草北村通过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,利用政策宣讲、积分超市建设等举措,引导村民向善,提升乡村治理水平。刘庙村通过专题党课、案例警示教育会等形式,强化村“两委”改作风树新风的政治自觉,坚持开门教育,着力解决土地纠纷、道路硬化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学校鼓励驻村干部发挥专业特长,将信息化手段融入党建数字化,坚持党建引领,助推帮扶村级各项事业发展,打造“带不走的工作队”。

2.jpg

  精准发力解民忧,乡村治理显成效

  学校乡村振兴办指导驻村工作队以“提升治理水平”为切入点,推进基层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。草北村工作队创新“一二三四”矛盾化解工作法:围绕“及早就地化解”目标,建立“村民组长-包点干部-村调解机构”三级联动机制,通过“排查-倾听-调解-处理”四步流程,将纠纷化解在萌芽。创新开展“板凳座谈会”,形成“会前筹备-会中问需-会后整改-全程公开”四维闭环机制,依托“板凳会”推行“议事+学习”模式,将政策宣讲与答疑融入基层治理,增强村民自治意识,凝聚发展共识。截止2025年6月,已累计召开15场,参与群众200余人次,收集意见建议30余条,制定整改措施37条,解决路灯修缮、道路建设等问题16个,矛盾纠纷量下降40%。草北村“板凳座谈会”经验在赵集乡被推广为“线上+线下您说我来办”活动,形成可复制的乡村治理模式。

3.jpg

  刘庙村驻村工作队坚持驻村就要“驻”在群众身边,“住”进百姓心里,提升村干部数智技能,推动村务运行规范化。驻村第一书记发挥自身专业技能,在村举办“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振兴”专题培训。这场“乡土味十足”的培训,为村干部带来满满的技能干货。同时,驻村干部聚焦村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积极践行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服务理念,立足从源头化解各类纠纷,减少群众维权成本等。

  安徽开放大学通过教育赋能帮扶村干部转变作风,推进帮扶村治理焕新风,以“板凳会”为支点撬动作风转变,以数智化手段破解治理难题。接下来,学校将继续巩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,持续助力帮扶村转作风、树新风,携手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。(毕磊 王仡捷)

相关新闻
  • 校园
  • 职场
  • 考试
  • 专题
潜山市梅城中心小学篮球队成功晋级2025“姚基金”希望小学篮球季全国联赛

潜山市梅城中心小学篮球队成功晋级2025...

安徽举办高校毕业生“暖心帮扶”专场招聘会

“招才引智高校行” 安徽全省已举办1160场

计划招录2577人!“国考”补录8日开始报名

计划招录2577人!“国考”补录8日开始报名

2025安徽高招直通车专题

2025安徽高招直通车专题

版权与免责声明:

  ①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,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,如中安在线、中安在线教育等。

 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,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,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

图说教育

中安在线(中安教育网)版权所有

Baidu
map